“‘或躍在淵’這個詞,也許最能表達我們現在的狀況。”江蘇索普董事長胡宗貴如是說。
1993年大學畢業進入公司,從基層員工成長為董事長,胡宗貴見證了江蘇索普的發展歷程,對公司的認知深入“毛細血管”,公司的經營數據、成本估算、項目進度信手拈來。胡宗貴的帶領下,江蘇索普羽翼漸豐,如今欲借助資本的東風,沖破發展的桎梏。
算好效益環保賬
“作為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,安全、環保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。”胡宗貴表示,“從幾年前開始,我們就花費不少精力抓安全、抓環保。”
對于如何平衡經濟效益與環保支出,胡宗貴表示,環保賬就是效益賬,兩筆賬都要算,不沖突。
“我們近期與外部專業機構合作,利用水煤漿氣化爐技術處置有機危廢項目,生產高附加值的一氧化碳、甲醇等,每年可利用危廢15萬噸。”胡宗貴介紹,這類項目,既有污染物處理能力,又有危廢處置的高門檻,還能降低生產成本。
從2014年開始,江蘇索普的醋酸資產平均每年在環保和安全方面的投入都在1億元左右。當年,公司啟動“生態環保三年行動計劃”,投資約2.5億元用于醋酸產業升級、生態建設、節能減排等六大類項目。3年期滿,醋酸產業累計減少排放59.6萬噸二氧化碳、4800萬標準立方米一氧化碳、2500噸二氧化硫等。隨即,公司又在水環境的綜合整治、大氣污染防治、生態示范試點等領域追加投入2.6億元。
在居民最為關注、感知最為明顯的“氣味擾民”問題上,公司成立專業課題組,投入5000萬元引進荷蘭荷豐的脫硫和硫回收技術,實施含硫化氫尾氣的深化治理。項目建成后,公司的甲醇硫化氫尾氣得到高效回收,每年減少排放約5萬標準立方米,徹底消除“擾民”氣味。
安全生產方面,“警鐘長鳴”與“科技賦能”相結合,為江蘇索普構建了一張深入生產一線的“防護網”。僅在今年上半年,江蘇索普就完成現場處置預案演練12次,并花費2400萬元完成廠區7.7公里的全部壓力管道檢測。公司還投入千萬余元建成安全信息化管控平臺,用信息化、自動化和智能化筑牢安全生產底線。“目前,我們在各種規格的檢查中均被評為合規,效果還算令人滿意。”胡宗貴說。
此外,為調動一線員工的積極性,胡宗貴確定了“收入分配向生產一線傾斜”的考核方針。一線員工在保證生產運行、安全環保穩定的基礎上,獎金會高于管理人員。“一線員工最接近生產,只有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,安全生產才有保障。”
打好技改控本牌
談及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,胡宗貴坦言,公司受到了較大壓力。“上半年確實遇到一些困難,整個煤化工行業受到很大影響。”
半年報顯示,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5.01億元,同比增長763.33%;凈利潤850.2萬元,扭虧為盈。疫情發生后,物流不暢導致醋酸行業整體庫存創歷史新高,總量達20萬噸。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,出口業務又受到海外疫情的沖擊。同時,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,國內煤化工產業的成本優勢減弱。海關總署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國內醋酸凈出口總量同比減少5.35萬噸。
“只能考慮減負荷,調整市場供給。”胡宗貴表示,公司這兩年都在控制成本。只有把成本降下來,才能在行業周期中保持多盈利、少虧損。為控制成本,胡宗貴甚至提出“最低成本”的口號,要求持續不斷推進降本增效。
原材料采購方面,江蘇索普從2018年開始與阿里巴巴合作,僅網上采購一項就可節省3000萬元。此外,公司一改傳統管理模式,轉為以結果為導向的“負面清單”——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供應商均為“合格供方”,一旦出現問題將被列入“負面清單”。采購監管后置的同時,公司將內控體系前置,由事后審計監督變為過程審計、結果監督,并要求工程建設類合同核減金額5%至20%。
除了向管理要效益,江蘇索普始終堅持以技改練“內功”,保證每年開展至少50項技改項目,投入不低于5000萬元。“當成本降到一定程度時,收益曲線就會平順。通過滾動性技改,降低能耗與損耗,每年都會降低3000萬元至5000萬元成本。”胡宗貴總結道。
今年,公司與高校院所等研究機構簽署協議,在業內率先運用首創性技術對現有反應裝置進行升級改造,預期改造后將實現“兩高三低”的目標,即提高反應器產率和物料利用率,降低反應溫度、壓力和催化劑用量。“如果該項目能做成,各方面成本會大幅度降低,我們就能走在行業前列。”胡宗貴信心滿滿。
走好創新發展路
2019年,江蘇索普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,獲得公司控股股東江蘇索普集團的醋酸及其衍生品業務,形成一條完整的“煤炭-甲醇-醋酸-醋酸衍生物”煤化工產業鏈。
在胡宗貴看來,這代表著江蘇索普整體能力邁上新臺階。整體能力的提升,讓胡宗貴能夠放眼更長遠的發展目標:“我們要對標華魯和萬華。”
想要真正實現趕超,業務上的創新發展必不可少。怎么做?胡宗貴給出了答案: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,徹底打破公司在生產和業務上的“空間枷鎖”。“我們正在考慮建設新生產基地,拓展公司的發展空間。同時,我們在進行新項目的規劃,希望與現有主業形成互補。”胡宗貴介紹。
簡而言之,江蘇索普的“空間變局”,就是建設新基地、發展新材料。在胡宗貴看來,建設新基地并不局限在鎮江,可能會在別的地方尋找合適的化工及新材料產業基地。
相較而言,發展新材料更為復雜,胡宗貴直言慎之又慎:“現在要做的,就是定下心來找準發展方向,不能盲目投資、上項目。”
為此,胡宗貴為新的發展項目確定了產業關聯、資源共享、技術先進和綠色發展4條原則,并明確表示:“有一條不能滿足,我們就不會去做。”
具體來看,產業關聯就是在做強現有主業的基礎上,向產業鏈兩端延伸。比如前端利用有機危廢部分替代煤炭,后端向醋酸下游的酯類、醋酐、氯乙酸等延伸,強化產業鏈。資源共享,是指最大化利用現有原料、設備、采購渠道、銷售渠道等資源,實現新材料項目與現有主業的資源共享,減少在設備投資、原料采購、市場銷售等方面的重復投資。技術先進,是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,尋找首創性技術,保證新材料項目從實施到投產都能在技術上保持一定的先進優勢。“一個危化項目,從立項到投產,整個周期為3年左右。若不能保證技術的先進性,在投產的同時就會面臨巨大的市場壓力。”綠色發展,則是胡宗貴的一貫主張,也是開展新材料項目最大的原則。